孔东梅留学美国,直言:除了大使李肇星,没人知道我是毛主席后人
1971年的时候,李敏忽然发觉自己又怀孕了。她心里其实是喜欢这个孩子的,可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宽裕,对于要不要留下这个孩子,她有点拿不定主意。
那天,李敏打算去问问父亲的想法。父亲听完后,特别坚定地讲:“哪怕经济上再艰难,这个孩子也得要啊!”就父亲这一句话,让李敏心里所有的顾虑都没了。
李敏在上海怀胎十月后,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娃娃。没过多久,李敏拿着女儿的照片给父亲看,还说:“爸,您给孩子取个名儿吧!”
瞧着照片里的外孙女,毛主席思索了一会儿,说道:“就取名叫东梅吧!”这名字寓意很深,“东”取自毛主席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,“梅”呢,是毛主席一生最喜爱的。
可惜啊,孔东梅四岁的时候,她外公就生病去世了,所以她没机会见到外公。不过呢,孔东梅对外公并不陌生。
那时候孔东梅跟外婆贺子珍一块儿住在上海,外婆家挂着外公的照片,不管啥时候有人来探望外婆,只要一谈外公,那都是满怀着敬意。
孔东梅当时年纪小,可也能模模糊糊感觉到外公很伟大、不平凡,她幼小的心里,已经开始描绘外公的样子了。
1976年,孔东梅六岁,她父母把她带到北京生活。她感触特别深的一点是,北京的家跟上海外婆家有很大差别。
外婆家的房子宽敞又大,还有个院子能随便玩耍,可北京的家特别狭小,就像筒子楼似的。
回到北京之后,孔东梅也看到了父母维持家庭的艰辛,母亲每天得上班,还得做家务、做饭之类的事。
那时候父母挣得都不多,为了省点钱,她讲:“妈老是等到菜市场快下班了才过去,菜虽然不新鲜了,但特别便宜!”
孔东梅的这段童年回忆,也让大家了解到,李敏虽是伟人之女,但她的生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。
这份“毫无差别”,当然是因为父亲的教导……
李敏14岁回到父亲身边后,一边感受着父爱,一边也体会到父亲的威严。父亲老是跟她和哥哥、妹妹们讲:“可别因为自己的出身就骄傲,你们跟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没两样!”
李敏印象特别深的是,三年困难时期,食堂的饭菜一点油水都没有,她正在长身体呢,结果就营养不良了。
那次李敏回家里,工作人员瞅见她脸色蜡黄,嘴唇也没什么血色,心里挺心疼的,就背着毛主席给她弄了一份牛奶和面包,可这事儿最后还是让父亲知道了。
当天,工作人员就被父亲严厉批评了:“你们是好心,不过可不能再有下次了!”接着,父亲又开了个家庭会议,反复强调这种事绝不能再发生第二次。
李敏一直牢记着父亲的教导,等自己做了母亲后,也这样要求孩子。孔东梅回忆道:“妈妈老是跟我和哥哥讲,不能随便透露自己的身份,可别主动去说呀!”
不过读了书之后,孔东梅虽然有心隐瞒,可这种“神秘感”却让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她是毛主席的外孙女。
孔东梅要是被人“看穿”了,她也挺苦恼的。不过她母亲老是跟她说:“不管你有啥背景,别人咋生活,你就咋生活就行啦!”
母亲的教诲让孔东梅犹如醍醐灌顶,她常对自己讲:“我得做个努力的普通人!”
1994年的时候,孔东梅顺利考入北京航天大学,学的是英语专业。但孔东梅打小就受母亲的影响,她其实更喜爱文学。
上大学的时候,她老是幻想自己能开个小书店。不过呢,最后她没开书店,而是开了一家宣传红色文化的公司。
大学毕业之后,孔东梅去一家公司实习过。她很勤快,每天都老早就到公司,从最基础的行政工作干起。
后来,孔东梅为了提高自己,就决定去美国读书。那时候她才25岁呢,也是头一回独自在异国他乡生活。
后来孔东梅讲:“那时候,除了大使李肇星,谁都不知道我是啥身份呢!”这种低调当然是因为有良好的家风传承啊。
刚到美国的时候,孔东梅跟许多留学生一样,要经受好多考验。文化和语言不一样,她有一阵儿特别孤单。而且为了少花点房租,她老是换便宜的旅店住,每次搬家都自个儿弄。
在异国他乡,街头人来人往的,孔东梅心里感觉有点无助。所以呢,在那段日子里,跟母亲通电话是最让孔东梅开心的事儿了。
那时候跨国长途电话的费用可高了,她和母亲每周就只能通一回电话。在电话里,孔东梅会跟母亲讲讲在国外看到的、听到的还有新发现的事儿。
因为顾及母亲的身体,她向来只报喜不报忧,从不会提及自己在美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。
儿行千里母担忧嘛。孔东梅老是使劲儿地描述自己在国外过得有多好,可她妈妈李敏还是常常嘱咐她:“身体可得照顾好了,有啥事就跟家里说啊!”
过了差不多半年,孔东梅就完全适应国外生活了。平常除了上学,她一有空就去当地的书店和艺术品店逛逛。
同时,别人不清楚她的出身,她就借着这个机会去了解一些外国人对外公是什么印象,还真有了些新发现。
两年之后,孔东梅一拿到毕业证书,就赶忙登上了回国的飞机。她讲道:“到国外就是为了学习和历练,我压根儿就没想过留在别的国家,祖国才是我的家!”
孔东梅回国后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,这家公司旨在传播中国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。
从公司创立再到装修,孔东梅都是亲自操办的。她母亲李敏呢,一直都支持女儿走红色文化这条路。虽然干这个事儿并不能让孔东梅很快就赚很多钱,但是她表示:
我是伟人的后代,传播红色文化,这是我的责任,也是我的使命,别的我还没怎么细想呢!
孔东梅这性格,一点都不急功近利,这完全是从妈妈那儿遗传来的。孔东梅讲过,她妈妈一直深居简出,从来不去追求物质上的奢华,也不图什么名利,日子过得特别简单。
孔东梅被无意地传承了这种平和的心态和性格,所以她才毫不犹豫地选了红色文化这条路。
孔东梅到底是另一代人,有她自己的想法和追求。她除了开了家红色文化公司,还发展别的产业。她对时尚挺感兴趣的,会办些艺术展,也资助过设计师呢。
孔东梅靠自己奋斗,成了几家公司的创始人,还出了好几本关于外公和家族的书,她这“不服输”的劲儿跟伟人特别像。
自打进入公众视线以后,人们惊讶地察觉到,孔东梅的眉眼和她外公有些像,特别是她下巴上那颗痣,特别显眼,不少人能从她身上看到那位已逝伟人的影子。
所以,常常有人用“名门之后”来描述孔东梅,孔东梅针对这个说法直接说道:
我不太在意这些外在的称呼,甚至都没什么感觉,它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似的。我跟大多数人一样,先做好自己,靠自己去实现人生价值。当然了,我也不想活在外公的光环之下。
母亲李敏特别同意孔东梅的说法。
现在孔东梅已经五十多岁了,是个身家上亿的女强人。要是没什么特别的必要,她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,她更乐意在幕后默默努力,做自己该做的事。
孔东梅是几家公司的创始人,可她最爱的职业还是传播红色文化。她讲道:“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红色文化。”
孔东梅一心传承红色文化,她肯定能达成自己的心愿。她走的这条路,也是对外公和革命先辈们致以最好的敬意和缅怀!